所在位置:首页-平面设计技术交流

PLC在中国的发展及前景

作者:蓝天设计学院 ——时间:20190129

 

        

  • 2.PLc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开始研制PLC产品是J二世纪70年代中期。1974开发了采用位片式微处理芯片的可编程顺序控制器,并且投入了应用,但一直未能形成批量生产。1977年我国又采用了美国的MCl4500集成芯片,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PLC,并且有了批量产品,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为尽快提升我国PLc的技术水平,引进PLC的先进生产技术,我国1979年开始首次从美国引进PLC,引进初期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较大的设备和系统;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PLC生产线,建立了一些合资企业。中外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在国内开始批量生产PLC,同时开发自己的产品。我国现在从事PLC的研制与开发的厂家和科研所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PLC-0088,北京联想计算机集团公司的GK40,上海机床电器厂的CKY40,苏州电子计算机厂的
    Yz-PC-001A,天津中环自动化仪表公司的DJK.S.84/86/480等30多家例。1985年开始,日本三菱电机公司的小型PLC最先通过非政府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后来随着PLC价格的不断降低,PLC技术开始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中小设备上,小型PLC被大面积的推广应用。1990年以后,德国的西门子(SIEMENS)、美国的A.B(AllEN BRADLY)以及其它知名品牌的PLC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大大推动了PLC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规模。1995年后,我国的PLC市场形成了大型PLC以欧美为主、小型PLC以日本为主,中型PLC欧日平分秋色的格局。目前国际主要的PLCJ一家都已经打入了中国市场,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与国际品牌的群雄割据相比,国产PLC处于绝对的弱势,国内PLC生产厂家虽然宵30余家,面对国际厂商数十年的规模化生产,国内厂商大多数只停留在小批量生产和维系生存的起步阶段,并未建立批量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都是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少部分小型企业也在进行尝试;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越_;}乏越多的小型企业将采用经济、实用的自动化产品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不久以后,小型企业利用自动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成为一种必然。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小型PLCJ一家正在崛起,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外的小型PLC差距正在缩小,有砦国产PLC已经拥有符合IEC标准的编程软件。
    3.PLC在中国的应用领域
    3.1冶金行业。
    PLC是冶金行业的主流控制器,在钢铁生产中,除了早期的有色金属生产设施和高炉环节在使用DCS*F,采矿、选矿、烧结、转炉、铸造、轧钢等环节都是通过PLC来控制的。中国冶金行业由于自身的产业规模非常庞大,并且对各控制环节要求精度很高,需求的控制点数多,所以该行业是大中型PLc应用的主要行业。在我国6000多家冶金企业中,有多数在应用PLC产品。
    3.2汽车制造业。
    汽车业是最有潜力的PLC行业之一,汽车生产线由冲压、焊装、总装和喷漆叫大工序组成,每道工序都会大量使用PLC进行控制,因此汽车业是PLC应用的第二大行业,仅次于冶金行业。该行业主要对备生产线的工位进行控制,要求的控制点数最多300个点左右,所以该行业以中型PLC为主。
    3.3化工行业。
    近年来,在化工行业,PLC应用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化工行业在合成材料方面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比较大。再加上低碳经济对化丁行业环保要求的提高,化工厂需要对周边的水处理和循环系统进行改造,对自动化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3.4轨道交通业。
    轨道交通行业中有两大环节在使用PLC,一个环节是车站部分,另一个环节是车辆部分。车站环节中PLc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环控、设备监控、电力监控和智能低压监控等等系统,其中环控系统对pLc的需求最大,由于交通安全非常重要,对PLC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在该行业中需要人量的人型PLC。另外,在车辆环节,对中小型PLC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3.5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本身的自动化水平很高,对PLC的应用ji!l!模基数很大,是大中型PLC应用的又一大行业。
    PLC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业自动化应用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滞后几十年,相当一部分机械行业仍采用传统继电器一接触器设备。我国正努力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基地,制造业的控制主要以离散控制为主,PLC是该领域控制系统的首选。同时,机械行业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必然会实现自动化控制,大量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为PLC的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提高生产效益成为当前各行各业的首要任务。具节能减排的自动化技术在全球提倡的“低碳经济”下当之无愧成为人们关注的技术之一。化工行业由于生产环境较差,使得PLC的使用寿命低于其它行业,相应的更换率就高于其它行业。大量使用PLC的化工设备需采
    购更多的零配件,由此化工行业存在着较人的更换市场。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主控系统PLC都是大型的,一方面大型PLC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研发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行业对大型PLC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所以起步较晚的厂商即使研制出大型的PLC,想要进入轨道交通行业也是非常困难的。相比之下,轨道交通行业对小型PLC要求小是太高,小型PLC生产厂商还是比较容易进入该行业的,因此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小型PLC市场有足够的竞争空间。由此可知,PLC在我国的应用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按目前形势分析,我国将迎来一个PLC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期。
    5.对国产PLC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中国PLC市场90%以上产品是国外品牌。相对于国际大公司而言,起步较晚的国产品牌具有明显的劣势,在发展前景广阔的今天,国产PLC如何才能冲进市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
    5.1产品行业重点化。
    现在国产PLC厂商多而杂,很少有固定的行业,用户对其忠诚度不高,厂商很难培养出自己的行业用户。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国产PLC应该专业化、行业化,目标明确,树立诚信,培养用户。
    5.2选择适当的行业。
    国产PLC存在价格低的优势,但是在一些对控制系统町靠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价格优势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因为如果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导致整个生产线停止,损失的将是上百万或上千万,所以用户不会冒这样的风险使用国产PLC。而对町靠性要求不太高的行业用户从投资角度考虑还是乐意使用国产PLC。
    5.3加大软件的开发力度。
    通过对国内用户访谈可知,普遍对国产PLC硬件比较认可,由于国产PLC软件无法满足复杂的控制程序,所以对其不太满意。
    5.4根据需求定制产品优势。
    国内PLc厂商由于地利条件,能够及时、确切地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由于是本地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国内PLc厂商可以适时地开发并生产中国用户所需求的PLC产品;并且Ⅱ『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
    5.5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调研发现,在质量合格、性能要求满足情况下,我国用户首选国产PLC,这正是国产PLC的一个优势。但当购买时,很多用户会小知道哪些国产PLc比较好,而放弃购买。这是由于国产产品宣传力度不够所造成的,因此需要加大宣传。从PLc问世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T业控制领域,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我们希望PLC在这广阔的发展空间中更加稳健的成长。更希望看到中国的PLc自主开发能力得到提升,创}}{品牌,打入市场。笔者坚信,国产PLC的产业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管旭.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2]商勤.电器及PLc控制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蓝天教育教学优势

★课程务实:开设的课程是根据机械电子外贸设计公司等企业市场调查、设计就业发展趋势所精致设计的。课程包含精挑细选的实用技巧、生动的操作案例、丰富的项目实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丰富,侧重实际操作与应用。

★价格实惠:宁波最实惠的电脑技术课程为您量身定做,让您花最少的钱,学更多的知识。

★教学特色:小班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整合真实项目案例,使学员在动手实践中将知识融汇贯通;各种学习内部实验手册和复习资料免费提供给学员;并为基础薄弱的学员提供免费重听的机会。

★就业服务:蓝天教育与宁波本地很多机械,电子,外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为学员提供工作机会,并提供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职业技巧服务;为学员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和保障。

蓝天教育教学特色

专业资深认证教员授课,治学严谨、富有耐心和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本中心通过理论+操作演示+实践,多种授课方式生动活泼为学员讲解。讲课的内容也不单单局限于书本上的,而是充分结合实际应用,让学员学得好用得上。 

1、小班授课(一个班控制在6~8人左右,一人一机)

2、专职教师授课(设计部专职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保证每一位学员的质量,免费为基础差的学员做单独辅导)

3、免费重修(学不会可以免费再重新学习,学员的出勤率在90%以上)

4、免费推荐实习和就业

蓝天教育教育郑重承诺:

我们的综旨重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让每位学员学到技术和真本领,课程均采用小班形式,理论专业、实践全真案例教学。宁波蓝天教育教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我们的承诺百分百包学会,学不会免费重学。

明星学员

客户服务